首页 > 地方 > 正文
新疆策勒县加大学校软硬件投入,开展精准资助,补齐教育短板—— 昆仑山下的教育巨变
发表时间:2020-08-05 10:49:1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策勒县固拉哈玛镇小康新区小学的学生在上书法课。本报记者 蒋夫尔 摄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来自52个未摘帽贫困县教育脱贫攻坚的报告

被沙漠和戈壁分割包围成大小不等72块的新疆策勒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南枕昆仑山、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里被五大风口包围,属典型的内陆荒漠性气候,年均降水量35.5毫米,年均蒸发量却达2751毫米,二者反差之大不到当地是感受不到的。虽然自然环境艰苦恶劣,策勒县的教育事业却在党和国家好政策的滋润下逆势生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加大“补短板”力度,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创造了教育发展的奇迹。日前,记者来到这里,感受当地教育的巨大变化。

均衡资源: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上好学

“我特别喜欢这所学校,这里条件好,老师好,我在这里很开心。”今年10岁的布再娜普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记者说,“我上小学三年级,我喜欢唱歌跳舞,还喜欢踢毽子跳绳。”

布再娜普是策勒县固拉哈玛镇小康新区小学的一名学生。过去,她在昆仑山下的牧区读书。几年前,策勒县启动易地搬迁计划,该县位于昆仑山下的奴尔乡和乌鲁克萨依乡800多户贫困户全部搬迁到了县城附近的固拉哈玛镇定居,并在这里为他们修建了小康新区,布再娜普一家便搬了过来。

“校园特别美,我最喜欢的是塑胶跑道。”布再娜普说,自己过去所在学校的操场是土操场,上完一节体育课衣服上都是土。

小康新区小学校长王伟告诉记者:“这所学校投入1260万元,是为了让搬迁户的孩子能上好学而建的,232名学生中179名来自昆仑山里。”

“我们有免费的校服,还有免费餐食,学校的饭比家里的还好吃。”布再娜普说。

布再娜普能享受到这样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得益于策勒县这几年不断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

策勒县委书记马江山告诉记者,策勒县始终坚持把教育支出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重点领域,近年来累计投入13.3亿元,实施“全面改薄”“集中办学”项目,整体搬迁学校3所,新建、改扩建学前双语幼儿园68所。如今策勒县已实现15年免费教育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到校率、巩固率均达10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覆盖率达100%。

策勒县对教育的重视不光体现在硬件投入上,该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张玉蓉介绍,全县3年来先后调整中小学党支部书记34名,校长(园长)28名,配备学校中层领导236名,进一步强化学校班子队伍建设。近年来,全县共招聘特岗教师895名,多渠道补充教师1500多名,切实解决了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教师严重短缺问题。

精准资助: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肉孜托合提的家,在昆仑山脚下策勒县奴尔乡一个名叫巴格贝希的村子里。昆仑山融化的雪水从他家门前流过。

今年23岁的肉孜托合提在中央民族大学读研一。作为村里第一个研究生,他是全村人的骄傲,然而,艰难的家庭让他的求学路充满了坎坷。

一眼看上去,肉孜托合提家和别的村民家没有什么两样。走进大门,两位老人坐在院子里,一看便知身体状况堪忧。“这家人是因病致贫的,家里7口人,除了两位80多岁重病缠身的老人,还有3个上学的孩子。”同行的策勒县教育局扶贫办干部刘生泉告诉记者。

当初得知考研成功,面对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肉孜托合提犯了难:如果去北京读书,不仅没钱交学费,家里也没有劳动力了。一筹莫展之际,县教育局给他送来5000元资助款,村委会帮忙筹集了3000元助学金,乡政府也奖励他7000元,驻村扶贫工作队决定为他提供每个月1500元的生活费。这样算下来,学费、生活费都够了。

“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能继续学业,研究生毕业后,我要回到家乡工作,报答家乡,回报社会。我永远都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社会贡献力量。”肉孜托合提激动地说。

得益于精准资助政策,策勒县很多像肉孜托合提一样的贫困家庭子女得以通过受教育改变命运。马江山介绍,策勒县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孤残学生、低保家庭子女等8类人群纳入资助范围,推进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和差异化资助全覆盖,2019年为1521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助学金522.4万元。

“我们全县有1521个这样的孩子。”张玉蓉告诉记者,“对这些学生,我们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长远角度出发来进行精准帮扶,通过扶智行动改变这些家庭的生活。”

此外,按照“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思路,策勒县努力抓好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瞄准产业建专业,建好专业促产业”的思路,建立三大专业群,开设美发、电焊、烹饪等11个专业,构建服务类技能专业体系,着力构建“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的教育脱贫攻坚格局,让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劳动力全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掌握就业技能,毕业生就业率达96.5%,成为家庭持续增收的“新引擎”。

控辍保学:不让一名学生因病因残辍学

“‘六一’儿童节我花了一天时间,给学生送去节日礼物。”策勒县“送教上门”专职教师阿迪力对记者说,“这些孩子就像我的孩子,他们的未来也是我的未来。”

阿迪力口中的孩子,都是因身体残疾只能在家接受特殊教育的少年儿童。为了给他们上门送教,阿迪力每天要四处奔波,最远的一个孩子家离县城有170多公里。

阿卜杜巴斯提是策勒县第四中学初一学生,因患有视力障碍无法到学校读书。阿迪力便成了他的专职教师。

“今天的课是交通安全课。”上课时阿迪力一边说着一边把阿卜杜巴斯提引到他家院子里的一辆三轮车旁。

“这是安全帽,来,你用手摸摸看。”阿迪力把安全帽拿到阿卜杜巴斯提跟前,让他用手指感受安全帽的形状,“安全帽可以在遇到交通事故的时候保护骑车人,或者减轻对骑车人的伤害。”

阿卜杜巴斯提一边抚摸一边听阿迪力讲解,时不时会心一笑,表示老师的话他都记在了心里。

阿卜杜巴斯提虽然在家学习,普通话却说得十分流利,知识面也很广。“每次老师上课,我都用录音机把他讲课的内容录下来,课后再慢慢听。”阿卜杜巴斯提对记者说,“我还喜欢听电视、听动画片、听新闻联播。”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钢琴家。”阿卜杜巴斯提笑着对记者说,“我喜欢音乐,我爱音乐。”

“感谢阿迪力老师送教上门。”阿卜杜巴斯提的父亲感激地说,“过去我觉得孩子看不到希望,现在我很欣慰,孩子有了自己的梦想。”

张玉蓉告诉记者,策勒县采取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特殊学校就读等方式,确保255名特殊教育学生都有学上,做到教育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全县有14名视力、肢体、智力特殊孩子需要送教上门服务,我们专门挑选了3名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承担送教上门的任务。”张玉蓉说,“我们县没有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因病因残疾而辍学。”

“教育脱贫攻坚,我们决不会让一个孩子掉队,通过这几年的努力,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马江山说。

作者:本报记者 蒋夫尔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05日第1版版名:要闻

责任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