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正文
新编京剧《文明太后》:回望、交响和呼唤
发表时间:2020-09-15 10:29:45来源:文旅中国

历史上,平城(今大同)是汇聚不同族群的重要都市,也是连通西域的重要枢纽,在丝绸之路上起着重要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这座都市出现了云冈石窟这样的旷世明珠。

保护文化遗产,就要熟悉那段历史。而那段历史和石窟的开凿,不得不提一个名字——北魏冯太后,她为北魏王朝的建立以及汉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云冈石窟开凿于冯太后的丈夫拓跋濬当政时期。京剧《文明太后》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晋朝八王之乱后,中国北方经历了“五胡十六国”一百二十年战乱,田园荒芜,民不聊生。拓跋鲜卑统一北方后沿袭旧制,“跑马禁田”愈演愈烈,走投无路的百姓揭竿而起,大魏危机四伏,中国北方将重蹈分裂的危险。在这沉重的历史背景下,冯太后通过与其子、献文帝拓跋弘为首的保守势力激烈斗争,以致生死对决,教育引导其孙孝文帝,团结鲜卑、汉族等各族大臣,大力推行“均田制”“俸禄制”和“三长制”,使北魏富国强兵走向了鼎盛的艰难历程。

了解云冈石窟以及北魏的文明历程,对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此剧正当其时。

京剧《文明太后》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项目资助,并于2019年3月31日首演。这部戏由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卢昂执导,著名音乐家朱绍玉作曲,梅葆玖弟子梅派青衣单娜主演。

该剧结构严谨,唱腔优美,舞美厚重,整台戏气势恢宏,鲜卑风情浓郁,充分尊重历史,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好戏。

抛开技术层面的元素,我在想,在这个时代,现代戏泛滥,命题戏遮蔽了艺术光芒,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值此迷茫的节点,山西省京剧院却逆水行舟,排出了这么一部恢宏深刻的历史剧,它的文化意义在哪?它的时代意义又在哪呢?

思索了再思索,我认为该剧不同寻常的意义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历史的回望

北魏王朝是我们中华历史相当重要的一段,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历史从这里走向大唐。正是从大兴安岭东麓嘎仙洞吹来的这股旷野之风,吹过山海关,吹向中原大地,一统黄河流域后,给当时经过三国两晋上百年四分五裂的动乱注入了安定和繁荣,以及民族融合的因子。这段历史,最值得后世推崇的便是孝文帝的汉化措施,这使一个游牧民族在武力征服农耕民族后,得以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把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合力,阔大的浩然之气在这个过程中升腾起来,经久不息,以至于这股浩然之气一直延续到了泱泱大唐的建立。

而在孝文帝亲政之前,有一个人对时局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她就是彪炳历史的冯太后。冯太后是未戴冕旒的真正执政者,她服侍并辅助了北魏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三代皇帝。她是汉人,却又深受鲜卑文化的浸染。在孝文帝亲政之前,她就开始进行的一系列措施,是几种文化在她身上的交流整合与发展,也深深地影响了孝文帝的一生,如果说孝文帝是历史上杰出的一位皇帝,冯太后的历史功绩更是不可磨灭的。

这段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戏曲舞台上乃至艺术长廊中,有所反映的力作并不多,该剧自一面世,便以一种良好的态势超越于众多艺术作品之上,这是对那段历史的有效也深情的回望。通过这样的回望,可以鉴古知今,获得有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而指导于未来的时代进程。

时代的交响

这样的历史剧与时代有什么样的关系?在这宏阔又暗潮涌动的当今,它是不是有现代性?

不思则已,一思惊人。

北魏这段历史的重点在改革,是从冯太后到孝文帝长达几十年的改革,才让历史出现了拐点,经历了文明与野蛮的对峙,让鲜卑民族从自己的民族文化中脱胎换骨,呈现出浩然宏大的历史气象,所以余秋雨说:天佑鲜卑,天佑北魏,天佑中华。

在这场改革中,冯太后为把握正确的历史方向,是以亲情和血泪为代价换来的改革时光,这里的每一步都浸透了她的泪、她的痛、她的伤、她的无奈、她的绝望和彷徨。该剧的重头戏也在于表现一场文明进程中的血洗萧墙的宫廷斗争,卢昂的导演阐述里说到了:这是变革者与保守势力的殊死一搏,是文明拓荒的艰难迈步与沉痛代价,这里荆棘丛生,危机四伏,魑魅魍魉,穷凶极恶……

实际上,我们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史,就象剧中唱到的“商鞅车裂白起万箭穿心”,哪一次改革不是以血腥和战乱为始,多少志士为改革献祭,而后才能迈入正确的历史进程。卢昂说,这是文明拓荒的血泪征程,就这一点讲,这段历史这部戏有普遍性。

民族精神的追寻

以北魏这段历史为代表,在这样充满改革的血雨腥风,以及长短不等的风和日丽的历史中,是什么让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及时修正自己,哪怕经历阵痛,哪怕我以我血荐轩辕,从而让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文化能够绵延几千年而生生不息?

我想,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是民族精神,它无形但有容,它大音而希声,这个精神的内核应该是倾一人之力、尽一人之心、捐一人之躯去扭转历史进程,以求达到文明的进化和文化的蜕变以及历史驶向正确的航程,也即北宋大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精神千百年无形地回响。

戏中的冯太后和孝文帝就是这样的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实际上,每朝每代都会有这样的民族精神的承载者站立在时代的潮头,他们流血他们牺牲,他们以身殉史,这才让我们的文化和民族更加绚烂、更加坚硬。

追寻这样的民族精神,弘扬这样的民族精神,为时代树标,我们的前行便有了灯塔和船桨,我们便不会迷失于波浪横生、暗礁横沉的大海上。

一带一路的呼唤

曾经的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是个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据考古发现,当时的城垣中到处活动着不同种族的人,除了鲜卑一族,有大量的汉人,还有粟特人、波斯人、克什米尔人,更是有胡僧、胡商、胡伎、胡奴充斥城中,他们共同生活在这座都城里,组成平城的都城交响,已先于大唐一步,实现了多民族共生共荣、多民族文化融合。

而平城最辉煌的建筑云冈石窟,更是荟萃了让人神魂颠倒的各方文化,它最早的开凿者昙曜,来自凉州,石窟也就自然地带有从凉州汇聚过来的艺术本身,也带有龟兹、于阗的文化痕迹,甚至有印度、南亚、中亚的文化光辉,除此之外,石窟还有鲜明的犍陀罗艺术风格。

这些生活在平城的人和留在平城的艺术瑰宝,形成当时浩瀚的宏大的历史回声,这回声将曾经的丝绸之路重新呈现,也是一带一路的前奏。

戏的尾声,云冈石窟的景象亮起,我分明听到了“一带一路”对我们深情的呼唤。

那么,我希望这样一部高艺术水准的大戏能够有一次寻根之旅,沿着曾经的西来之路,一路寻回去,再回返凉州、龟兹、于阗,以及印度、希腊、罗马,到更远的远方去,这既是对中华历史和中华文化的普及,也是对民族大融合的传播和召唤,如果能做到,那就是又一次实现了我们民族的高远理想。所幸,它的载体是京剧是国粹,它完全可以承担这样的使命。

这样的回望、交响和呼唤,并不是每一部戏都能传达出来,由此,这部戏是一部既有历史内涵、又有时代品味和使命的大戏,它让许多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命题戏黯然失色。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戏长出了一双高飞的翅膀,只要它展翅高飞,凤鸣九皋,我们能听到!

责任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