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正文
医学科普应常态发展 助力居民健康水平达到新高度
发表时间:2020-11-10 14:40:04来源:新华网

在8日举行的2020腾讯医学ME大会上,钟南山院士认为:这次疫情中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对于疾病的防治起关键性的作用,既避免恐慌情绪的蔓延,也为社区层面的群访群治策略提供了执行基础。后疫情时代,医学科普有潜力在推动人民健康中发挥更好、更持续的作用,让伟大走进寻常。

时间拨回去9个月前,疫情正在神州大地上肆虐,我国在坚持抗疫的同时,迅速形成了一次国民医学知识的普及。通过行而有效的医学科普,口罩成为了大家出门的必备品;民众清晰地认识到在不同疑似症状下,应该如何按照症状的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就医方式;加上全民自觉参与健康码登记、配合行程信息的追踪收集,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从单点、碎片化的知识,进化到结构化知识图谱;从个别权威专家的孤军奋战,转变为社会联动,多方参与共同推动科普建设。抗击新冠疫情,正是互联网医学科普一次伟大的胜利。

新冠只是揭开了医学科普价值的一角。如果我们有更多人能掌握正确的医学知识,于个体及社会都将大有裨益。根据腾讯医典联合推出的《2020公众健康行为洞察报告》显示,42%的公众认为免疫力是最主要的健康标志;67%的人表示疫情后接种疫苗意愿度更高;当身体出现不适时,77%受访者表示会选择主动干预,包括:就医检查、网上搜索信息、服药等。

医学科普的使命,不应停留在帮助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伟大”,更应该从社交化、场景化着力,保持常态发展,成为提高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障。

大众对健康日益看重和关注,医学知识不再囿于特定的内容分享渠道,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与健康资讯需求相关的场景中,让用户既需即得。通过云端链接,医学科普知识得以扩展到各类线上、线下应用场景。我们可以在浏览天气、美食等内容时,获取延伸医学科普资讯,了解天气变化、饮食结构对健康的影响;也可以在使用智能手表记录身体指标变动时,了解更多指标变动背后的医学知识。

人工智能和算法的进步,实现了海量内容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筛选、推荐,实现不同场景下精准的知识触达,用户随时随地可以获得想用、能用、可用的信息。而科普平台通过内容开放共享,可与不同平台相关服务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从内容到服务的无缝连接。比如疾病信息的诊前查询,可以让患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问诊效率的最大化;疾病信息的诊后查询,可以帮助慢病管理;医生也可以通过个人撰写定制的科普,实现针对性的患者教育。

医学科普的社交化、场景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多专业医生、机构、公众的参与,聚沙成塔、聚木成林。在2020腾讯医学ME大会上,腾讯医典正式宣布三大计划——医疗科普官计划、大众科普官计划、内容开放计划,推动优质科普新生态,让医学科普有更广泛的参与、更丰富的形式、更立体的应用,从而实现更常态的发展。

“疫情是一场考验,也是一场通识教育课,更多医生投入科普,更多大众关注科普,更多平台传播科普。”正如腾讯医疗副总裁黄磊所言,“期待医学科普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公众日常生活中,弥合信息鸿沟,驱动公众健康认知进化,助力居民健康水平达到新高度。”

责任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