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 > 正文
看这些“科技小院”如何服务三农
发表时间:2023-05-10 08:28:06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在2022年期间分别在上海、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建设了7个科技小院,近一年后,这些科技小院“以水为媒”,创新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模式。

位于上海金山的虾类科技小院,前期已和当地养殖户有近30年的合作基础。现在,小院里的教学设备设施和生活设施都有了进一步完善,可以满足10名研究生同时开展实践和毕业论文实验,1名虾类苗种培育专家开展现场实践教学。“既能写科研文章,又能紧贴生产实践”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图为上海海洋大学师生在科技小院开展工作。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养虾不是一件容易事。虽然经济效益看似不错,但养虾风险很大,虾类受欢迎品种一直在更新,病害持续发生。养殖企业或养殖户不断对养殖技术、水质调控、病害生态防控技术提出更多的需求。

对此,上海海洋大学师生为了拿出解决方案,长期在这里开展虾类人工繁育、养殖技术、水环境调控等方面的产学研工作,帮助养殖户开展水质检测、病害检疫、水质调控等,为广大虾类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

图为上海海洋大学师生在科技小院开展工作。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今年,已有近10名水产养殖学术型和渔业发展专业型研究生入驻。他们在小院开展虾类育种、繁育、养殖、病害防控、水质调控等方面的科研、毕业论文实验和生产技术服务。

驻扎在上海崇明河蟹科技小院的博士研究生李京昊,自2016年考入上海海洋大学以来,几乎每年都会有一半的时间驻扎在田间地头的基地里。在科技小院,他主要进行稻渔种养的科研和实践,发表了1篇SCI文章,2篇中文核心文章,并申请到了一项发明专利。

“通过基地科技小院的工作,我才真正了解水产养殖要做什么,要怎么做。虽然很辛苦,但也显著提升了我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李京昊说。

据悉,目前有3名博士及10余名硕士长期在科技小院进行养殖技术研究。在完成相关实验的基础上,他们指导农户如何进行稻-小龙虾养殖,稻-中华绒螯虾养殖,稻-虾蟹混养等,也积极地与养殖户沟通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解决他们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养殖户提出的养殖难题,他们针对性地设计实验进行攻克,并对不同稻渔模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进行评估。

图为上海海洋大学师生在科技小院开展工作。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每年3-9月,上海海洋大学的师生都会来到浙江武义淡水珍珠科技小院开展基地科研工作。小院目前已培养了从事淡水珍珠研发的水产养殖硕博士研究生80余名,其中渔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近10名,每年常驻2-3名研究生。他们从搭建育苗池、修补蓄水池、建设温室大棚等蚌苗繁育准备工作做起,开展珍珠蚌苗种繁育、良种选育工作,同时,指导周边多家养殖户苗种繁育工作。在科技小院的示范引领下,浙江武义蚌苗产业基本实现了良种化。

http://edu.youth.cn/wzlb/202305/t20230508_14504381.htm

责任编辑:王文韬  审编:AD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