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到阿坝州红原县,相对海拔高达3600多米,车程580公里,400多公里都是山路。其中210国道和213国道曾经是汶川地震救援的生命线,道路就在崇山峻岭之间,崎岖陡峭。雨季的时候,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时常暴发。暴发时,洪水夹带着泥沙倾泻而下,直接冲击公路,威胁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就是这样一条路,雷鹏飞已经走了整整七年。
雷鹏飞和圆梦队队员合影。本人供图
结缘爱心善举,立志志愿服务
雷鹏飞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一个小乡村。乡村的生活穷苦,但是家庭的良好熏陶让他上进又富有爱心。初中的时候,雷鹏飞受到一位爱心人士的关心,那位爱心人士告诉他:“帮助人是一生的,助人自助。”这句话在雷鹏飞的心中埋下了爱心的意识,更让他与公益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真正让雷鹏飞了解到公益和志愿服务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当雷鹏飞看到那些全国各地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无反顾地奔向重灾区去救助一个个陌生人的时候,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志愿工作者。正是抱着这种信念,雷鹏飞在大学期间加入了志愿者团队,毕业后来到西南民族大学,承担了学校的青协志愿工作。
雷鹏飞在发放爱心物资。本人供图
爱的传承,以行动回报社会
贫困山区出生的雷鹏飞,深切地知道山区孩子的生活有多么困难。为了给这些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2014年,雷鹏飞联合其他的青年志愿者成立了“关爱藏羌族青少年发展公益项目”,组织了西南民族大学藏族、羌族、彝族等10个民族的29名师生志愿者组成圆梦队来到阿坝州红原县开始了项目的调研工作,在这期间,志愿者团队挨家走访困难农牧民,撰写调查报告,整理档案,确保每一笔物资都能真正到达所需要的人手中。之后,圆梦队寻找企业进行“一对一”认领帮扶。
雷鹏飞与受助学生交流。本人供图
那是雷鹏飞第一次来到阿坝州红原县,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但是他依然咬牙坚持,每天走访贫困牧民家,为60名贫困学生建立贫困档案,一一询问家庭情况,直到走访工作的圆满完成。
在这之后,雷鹏飞始终在坚持做一件事,每年到红原县开展志愿服务,时刻都会不忘山区的孩子,遇到爱心企业家,都会想起主动去搭建扶贫关爱的桥梁。七年来,雷鹏飞整合社会资源,为当地贫困学生筹集100余万元助学金及爱心物资,翻译了藏汉双语防艾防结核防包虫病等宣传册。在组织志愿活动的同时,他个人也在不断地做着公益事业,2012年,雷鹏飞用人生第一笔工资资助成都工业学校藏区“9+3”泽让东州同学读书;2015年,雷鹏飞资助一名到京无依无靠的老人返回云南老家;2016年,雷鹏飞用自己的工资为河南东和店镇一中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爱心书屋……
2017年,雷鹏飞团队和受助家庭合影。本人供图
想人之所想,志愿不能一蹴而就
在进行志愿工作时,雷鹏飞最难忘的是这样一件事。那时,他正在为“关爱藏羌族青少年发展公益项目”进行走访调研,其中一个老奶奶和她孙女的家让他印象深刻:一间破败的小屋,一个土砌的灶台,墙边砌的床,除此以外别无他物。这对祖孙相依为命,这间小屋就是她们唯一的财产。
贫困山区出来的雷鹏飞本就习惯了贫苦的生活,但是当他看到这样一个家庭的时候,依然让他不禁动容。雷鹏飞了解到小女孩的父母和爷爷已经去世,虽然当地有扶贫政策,但是由于他们家已经没有了劳动力,祖孙俩不可能借此拥有持续性的收入来源,而此时,孙女正在面临着辍学的危险。在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雷鹏飞立马把这户家庭作为优先救助对象,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和物资上的帮助。但是,雷鹏飞深知,单纯的经济帮助根本解决不了这对祖孙的生活困境。所以,雷鹏飞邀请他们参加志愿团队举办的生活技能培训班,让她们在培训班中学习养牦牛和种植燕麦的技术,保证他们能够有持续性的经济来源,同时定期回访,持续关注她们的生活状态,并及时给予帮助。
雷鹏飞和受助儿童合影。本人供图
“十年磨一剑,坚持心中所坚持,方能行远。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再苦再难,总要有人勇敢站起来!”在谈到志愿理想的时候,雷鹏飞如是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号召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民族地区志愿服务,将小爱汇集成大爱。”如今,雷鹏飞依然在志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雷鹏飞带头捐款,指导研究生支教团与甘孜州道孚县医护工作人员子女开展“手拉手”志愿服务,并为红原县中学捐赠口罩、消毒液、消毒喷雾等物资;号召志愿者第一时间投入到家乡疫情防控的队伍中去,组织志愿者收集《为爱加油》抗疫志愿服务故事,为志愿者创作抗疫MTV《花开》提供支持。
未来,雷鹏飞将要联合中华志愿者协会等单位继续关爱藏羌族青少年发展项目,持续开展扶贫支教等活动,推进民汉双语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持续开展“青春伴夕阳”敬老爱老活动……
青春在志愿中绽放。雷鹏飞的青春与志愿携手同行,让他的青春更加精彩。(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金海)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
(2024-09-03)
-
(2024-08-21)
-
(2024-08-14)
-
(2024-08-07)
-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