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赖盈盈)“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贵州实现国际化、数字化与链条化的重要路径,将重构贵州地区间区域联接与经济发展格局。”日前,在贵州财经大学举行的“贵州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行新模式”学术研讨会上,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副教授赵亮说,要高度重视相关领域的研究,利用好区域变革潮流与发展机遇。
在本次研讨会上,围绕“陆海新通道的区域格局”,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斌总结了中国在十年长期探索过程中呈现的3大特点——规模不断增长、区域不断扩大、货品逐渐增多。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达发表了“绿色‘一带一路’是深化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持续载体”的观点。杨达说,环境与经济齐头并进发展、绿色技术与绿色人才补益绿色能力建设、运用绿色金融和绿色数字化手段培育绿色动力等路径,将成为构筑高质量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
“贵州可以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内外联动,从而促进区域金融资源要素合理、有序、高效流动,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结合贵州物流金融实践,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光辉认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为贵州推进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内外联动市场格局、促进金融高效发展,带来了机遇、搭建了平台。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国际政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贾付强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北上”通道,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是“南下”通道,贵州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行新模式,首先要明确战略定位,既要“南下”,也要“北上”。
“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应积极推进跨区域跨国合作,优化营商环境。”贵州财大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曾宇航建议,一方面,要加强跨区域合作,优化通道建设项目推进的时序安排与空间布局,提升通道的服务效率与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跨国合作,将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成为一条合作发展的制度通道、信息畅通的数字通道、交流合作的人文通道。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省行政管理学会联合举办,来自复旦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发改委等高校和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围绕陆海新通道与区域治理、陆海新通道与物流发展、陆海新通道与贸易发展、陆海新通道与产业发展等四个重点专题,分享了独到见解。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
(2024-11-28)
-
(2024-11-27)
-
(2024-11-26)
-
(2024-11-25)
-
(2024-11-22)